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变化,就是青年人最好的教科书 | 两会青关注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樊未晨、叶雨婷、孙庆玲


“未来最有出息的就是现在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说。

不少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这几年在大中小学展开的不断深化的、形式越来越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支撑这一代青年迅速成长的强大力量。

近年来,我国学校思政工作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去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深入阐释了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走上了加速路,不久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这些变化让学校的思政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更多的创新,成为直达青少年内心的“铸魂工程”。“从青年人身上能够看到,我们近年来的思想政治工作很有成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说。


五四青年节之际,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指导出品视频:《少年》,该视频在微博@共青团中央转发之后,相关话题#1919年的那个少年#迅速登上热搜榜单第二位,引发热烈反响,促进了五四精神在社会中的传播。


把课堂搬到社会中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提交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提案。

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少年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不紧、爱国主义教育的形态单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亟待丰富等。”施卫东说。

不少参会的代表委员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悟。因为,“现实生活是最好的人生课程,经历和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说。他建议把抗疫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专题教育课程。
  
在现实中,疫情确实成为了最好的思政教材。

视频来源: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主办的“让青春为祖国绽放”网上主题团日活动,节目名《春天的使者》。疫情期间,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广大青年,化身春天的使者。

张雪介绍,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一周,由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办、北京大学关工委承办的“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线举行,北京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校、民办普通高校6万余名师生在线观看。

用报告会进行思想教育的形式并不新。但是,当它与青年学生们刚刚经历的这场疫情紧密结合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很多学生在报告会之后提交了自己的感受。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主办的让青春为祖国绽放”网上主题团日活动直播截图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充满信心,对党和国家的疫情防控举措高度满意,普遍认同“中国与世界共战疫情,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对自身在疫情中承担的责任有正确的认知,普遍认为自己应该成为“家庭的关爱者”“健康的守护者”“国家号召的响应者”“社会稳定的维护者”“理性的辟谣者”,广泛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彰显强烈的使命担当。

“去年的国庆活动,激发出了青年学生强大的爱国热情,而这次疫情,再次激发了青年学生爱国热情背后的制度认同。”全国政协委员刘林说,这一代90后、00后成长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从一出生就享受着比父辈更为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国的发展让青年产生了自信,“他们是天生的爱国派,我们完全可以把思政的课堂搬到社会中、历史中,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变化就是青年人最好的教科书。”

摒弃师生之间的单向教育关系


有人说学校思政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几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见证了国家召开思政课相关会议、发布一系列重要文件,感受到“党中央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

不少代表委员表示,中央不仅为思政工作设计了蓝图,还绘制了施工图和路线图。

但是也有人认为思政工作遇到了历史上最难的时刻: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万物”的方式已经让青年一代“长”在了智能手机上,他们每天所接触到的信息海量、新奇、庞杂,甚至还有很多不良诱惑,这些都在消减着学校教育的效果。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主办的让青春为祖国绽放”网上主题团日活动直播截图

“当这代青年与智能‘芯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是不能让他们只做有‘芯’人,而要成为有‘心’人。”刘林说。

“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读懂这代青年。”刘林说,这一代青少年生活在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很多人觉得现在的青年不好教育、经常提出不同的观点,“这恰恰说明他们是爱思考的一代。我们要清楚青少年们反对的、反感的是什么。”比如,一味地用自己的老经验来批评年轻人,“正是青年人反感的”。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主办的“让青春为祖国绽放”网上主题团日活动直播截图,图为动漫作品《华夏巾帼志》。


在姜耀东看来,要让青少年不对教育产生反感,就要摒弃师生之间的单向教育关系,创建一种“对话式”的师生关系。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被动服从的配角,而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经历者、体验者;同时教师也不再是命令者和裁决者,而是帮助者、引导者。

思政课的改革尤其要避免僵化


“思政课或者思政工作现在面临着两大难点,一个是如何做到真正入脑入心,另一个就是知行合一。” 张雪说,要解决这些难题,首先要求思政课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有信仰有情怀的人,要有人格魅力。

“在我们看来,思政课教师要真正实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以文化人,不仅需要系统的安排和精巧的设计,更需要教师注重面对历史、面对时代、面对行业、面对生活。”姜耀东说。

据了解,目前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部门再到学校,已初步构建起较完善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三级培训体系。教育部现在每年通过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轮训、主题社会实践研修等方式,持续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政课教师,2019年共举办12期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示范培训1200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地的生动实践为主题,组织10期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研修班,示范培训400余人。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我国当前依然存在着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不足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天津市副主委丁梅说,“目前,我国思政课专职教师还普遍存在着学段越低兼职率越高的现象,小学阶段的兼职率甚至达到90%以上。”


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小学。


教育部日前出台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出,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对很多高校来说,这样的比例很难一下子达到。而且,思政课不仅有大课堂,还有中课堂、小课堂,这也使得教师配备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了。

对此,施卫东提出,要坚持双管齐下,扩大队伍规模。坚持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尽快配齐思政教师队伍。还要坚持分类指导,畅通发展路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学主体要进行评价制度改革,打破唯论文、唯科研、唯数据的常规,把教学质量、育人成效作为衡量的主要依据,引导思政教师专注思政教育、做好思政工作,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这两年教育部也在着力解决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正在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着力解决制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为了给思政教师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中,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校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委员会保证同比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按教师比例核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各类岗位占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指标不得挪作他用。

不过也有代表委员提出,在思政课的改革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能过于僵化,不能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要纠正形式主义。“在当前师资相对紧张,特别是优秀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可以相对放宽一些班额要求,让那些非常受欢迎的老师进行大课堂的讲课,同时对有疑惑的同学辅之以面对面或线上的个性化辅导。”刘林说。

共青团中央微信平台“疫情谣言粉碎机”上线了!

扫描图片二维码辨别疫情谣言

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

定制标准版团旗、团徽,下载团歌编  辑 | 刘思琦(宁波大学团委)
校  审丨肖   健值班编委 | 吕通义

       
猜你喜欢

点亮“在看”,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